征文通知- 第二十四届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大会(MMESE2024)

2023-12-01 13:53
二维码

征文通知 MMESE2024 @web.jpg


第二十

-机-环境系统工程大会

(MMESE2024

202410月18-20 中国北京

征文通知


The 24th Conference on

Man-Machine-Environment System Engineering

Oct. 18th-20th, 2024,

Beijing China

Call for Papers


第二十届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大会(MMESE2024)将于202410月18-20在北京召开欢迎近年来未公开发表、不涉及保密内容的相关研究论文踊跃投稿。


logos.JPG


springer logo - 副本.jpg



star.png MMESE大会论文集已连续11届获Ei Compendex核心检索

star.png MMESE大会论文集连续数年获评Springer出版社 TOP25%下载刊物,章节累计下载量超过100万次

star.png MMESE大会论文集已被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500多家院校和机构收录


主办单位:

北京科萃人机环境系统工程技术研究院

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Springer Nature)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学技术委员会

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复杂系统人因与工效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人机工程专业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空军特色医学中心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

香港理工大学航空及民航工程学系

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人的建模和增强(筹)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   

待定


协办单位: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人的因素及应用统计实验室

德国菲兹曼医用电子公司北京代表处

北京优兆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迈镝盛科科技有限公司


官网:www.mmese.org


一、大会简介:


1981年在伟大科学家钱学森的亲自指导下人-机-环境系统工程(Man-Machine-Environment System Engineering简称MMESE)一门综合性交叉技术科学在中国诞生。人-机-环境系统工程是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通过正确处理人环境三大要素的关系深入研究人-机-环境系统最优组合的一门科学从而实现人-机-环境系统“安全高效经济”三大目标。钱学森对这门新兴科学给予了极高评价他于1993年10月22日致函学科创始人龙升照教授并指出:“你们是在社会主义中国开创了这门重要现代科学技术!”


钱学森头像.png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


2001年6月26日,钱学森在致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创立20年纪念大会的贺信中又指出:“20年来,你们在人-机-环境系统工程这一新兴科学领域进行了积极的开拓和探索,并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我感到由衷的高兴。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大力推动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理论及应用的蓬勃发展,为中国乃至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为全面推动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在中国和全世界的蓬勃发展并实现伟大科学家钱学森为我们提出的“为中国乃至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作出积极贡献”的宏伟目标由北京科萃人机环境系统工程技术研究院主办的-机-环境系统工程大会每年召开一次并持续吸引国内外数百名专家及学者投稿并参会已成为本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活动。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大会论文集由德国知名出版社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Springer Nature合作出版已获连续11届稳定EI Compendex核心检索。同时该论文集连续数年获评斯普林格出版社TOP25%下载刊物章节累计下载量超过100万次并已被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500多家院校和机构收录。


springer logo - 副本.jpg


二、论文征集范围:


        欢迎近年来未公开发表、不涉及保密内容的人-机-环境系统工程(MMESE)学科相关研究论文投送MMESE年度大会。依据MMESE的七个研究范畴(见下图),论文作者可根据实际研究情况撰写论文。论文应具备有效促进MMESE及相关学科理论发展及实践应用的创新论点及研究成果,并切合下列八大基本主题的某个研究方向:


人机环3环图.png

MMESE的七个研究范畴


(一)人的特性的研究

  1. 人的工作能力研究

  2. 人的基本素质的测试与评价

  3. 人的体力负荷、脑力负荷和心理负荷研究

  4. 人的可靠性研究

  5. 人的疲劳管理研究

  6. 人的数学模型(控制模型和决策模型)研究

  7. 人体测量技术研究

  8. 人员的选拔和训练研究等

(二)机的特性的研究

  1. 被控对象动力学的建模技术

  2. 机的可操作性研究

  3. 机的可维护性研究

  4. 机的本质安全性(防错设计)研究等

(三)环境特性的研究

  1. 环境检测技术的研究

  2. 环境控制技术的研究

  3. 环境建模技术的研究等

(四)人-机关系的研究

  1. 静态人-机关系研究(作业域的布局与设计)

  2. 动态人-机关系研究

  3. 显示和控制技术研究

  4. 人-机界面设计及评价技术研究

  5. 人、机功能分配研究

  6. 人、机功能比较研究

  7. 人、机功能分配方法研究

  8. 人工智能研究

  9. 多媒体技术在人-机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10. 数字人体在人-机关系研究中的应用等

(五)人-环境关系的研究

  1. 环境对人影响的研究

  2. 人对环境影响的研究

  3. 个体防护措施的研究等

(六)机-环关系的研究

  1. 环境对机器性能影响的研究

  2. 机器对环境影响的研究等

(七)人-机-环境系统总体性能的研究

  1. 人-机-环境系统总体数学模型的研究

  2. 人-机-环境系统模拟(数学模拟、半物理模拟和全物理模拟)技术的研究

  3. 人-机-环境系统总体性能(安全、高效、经济)的分析和评价研究

  4. 虚拟及增强技术(VR/AR)在系统总体性能研究中的应用等

(八)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理论及应用研究

  1. 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理论研究

  2. 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如航空、航天、航海、武器装备、核工业、能源、交通、运输、管理、企业生产……等领域中的实践及应用研究


同时,在当今世界各国发展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多学科汇聚与多技术融合将成为科研常态。人-机-环境系统工程作为一门跨传统学科的综合科学,积极倡导各相关学科和技术的融合发展。我们欢迎下列(且不限于)学术领域专家和学者积极参会投稿:


人-机-环境系统工程(MMESE)关联研究领域及兄弟学科:


人因工程(Human Factor Engineering)

人体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

人类行为学(Human Behavior)

人机交互(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人机系统(Man-Machine System)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工效学(Ergonomics)

工程心理学(Engineering Psychology)

用户设计(User Design)

环境医学(Environment Medicine)

环境工程(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系统工程(System Engineering)


STS-116_spacewalk_1.jpg



三、重要日期:


时间

内容

2023年12月1日至

2024年4月1日

作者需在MMESE官网www.mmese.org线上递交论文

2024年2月1日至

2024年4月15日

经专家预审后分批发放论文录取通知书,并提出论文修改意见

2024年2月15日至

2024年4月30日

作者将修改后的论文及会议注册费寄至大会组委会

2024

8月30日前后

官网发布MMESE大会日程安排通知



四、论文征集要求:


1,内容要求:


1)论文出版语言为英文,内容需严挌按《Springer论文模板》《Springer论文样稿撰写;(见本文附件

2)论文可用中文或英文提交;MMESE编委会可提供付费文章翻译服务。

3)论文正文必须包含: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研究结论和应用方向等内容;

4)请勿投送综述性论文;

5)论文摘要应控制在10~15行、200~300字之间;

6)论文摘要必须包含: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研究结论和应用方向等内容;

7)作者需下载并完整填写《论文递交信息确认表》并与论文同时提交;(见本文附件

8)严禁一稿多发行为;


2,规定格式:


1)论文内容需严挌按以下规定格式撰写;

2)全文应控制在8页之内,若超过8页需增收超页费;

3)页面设置:A4版面,页面间距为:上5.2cm,下5.7cm,左4.6cm,右4.7cm;

4)插图需确保清晰,位图和线条图分辨率必须大于400dpi;

5)插图文字和标题必须译为英文;

6)表格文字和标题必须译为英文;

7)表格和公式必须编辑输入,不可用图片格式插入,公式请用Mathtype格式编辑

8)参考文献必须多于5篇,参考文献都应译为英文;

9)所有参考文献需要在正文中用方括号[ ] 标注;

10)正文中未标明引用的参考文献应删除;

11)网址类型的参考文献,需确保链接有效并可打开,同时注明获取时间;


五、论文提交方法:


1,每篇论文须提交以下4种形式的文件:


1)Word文件:包含图表及全部文字的完整论文文章;

2)以上Word文件对应的PDF文件;

3)论文插图的源文件,位图和线条图分辨率必须大于400dpi;

4)下载并完整填写《论文递交信息确认表》(见本文附件)


22023年4月1日,作者需将论文在MMESE官方网站线上递交


1)把论文所有相关文件用压缩工具打包为一个文件包(.zip或 .rar),压缩包文件需小于20M;

2)进入MMESE网站:www.mmese.org

3)注册成为网站会员

4)进入<论文发表>栏目下<论文提交>页面

5)在线填写论文提交表格并上传一个论文压缩文件包

6)后期可在<会员中心>下<我的表单>项中,查看论文审核状态


六、论文出版:


springer logo - 副本.jpg


本会议录用的论文将由德国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Springer Nature)出版发行,英文名称为:《Man-Machine-Environment System Engineering :Proceedings of the 24th Conference on MMESE》(《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第二十四届MMESE大会论文集》)。本刊物是Springer《Lecture Note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LNEE)系列丛书的组成部分。


Lecture Note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LNEE) 系列丛书概要         

出版德国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Springer Nature)
刊号:ISSN 1876-1100,ISSN 1876-1119 (electronic)
网站http://www.springer.com/series/7818


star.png MMESE大会论文集已连续11届获Ei Compendex核心检索

star.png MMESE大会论文集已数年获评Springer出版社 TOP25%下载刊物,章节累计下载量超过100万次

star.png MMESE大会论文集已被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500多家院校和机构收录


近期MMESE会议论文集均可在以下知名电子书商店购买及下载:

  • Springer Nature Online: springer.com/booksellers   V4HttpAssetRepositoryClient-mzl.sibatgdu.jpg-8213265254476921453.jpg

  • Amazon Kindle Shop amazon.png

  • Google play google.png



21论文封面.png

第二十届MMESE大会

论文集封页


检索报告1.png   检索报告2.png

第二十三届MMESE大会

论文集EI检索报告



七、大会专家:


大会名誉主席


杨宏 院士.png

杨宏

    载人航天器系统设计和工程管理专家,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吉林省通化市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全程参与了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任务,历任载人飞船副总设计师、空间实验室总设计师,现任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先后参加了神舟一号至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设计、试验和发射任务;主持研制成功我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平台“天宫一号”,突破空间交会对接、组合体控制等关键技术;主持我国空间站系统设计和研制,完成关键技术在轨验证和在轨组装建造。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光华工程科技奖、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杰出奖、航天功勋奖等。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4部。


大会主席



龙升照

-机-环境系统工程(MMESE)创始人首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庆祝建国7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中国航天员中心(原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工效学研究室原主任1981年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亲自指导下创立了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理论。1986年8月至1987年8月作为公派访问学者赴美国波士顿Tufts大学进行研究和进修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


大会联合主席



陈善广.JPG

陈善广

    工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航天员中心人因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原副总设计师,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复杂系统人因与工效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电子学会智能人机交互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973重大基础专项首席科学家。我国航天医学工程学科、人因工程学科带头人。中国人因工程高峰论坛主席,第16届、第21届IAA‘人在太空’国际学术会议主席。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博导。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部委级科技成果一等奖7项,二等奖10项;出版学术专著7部,科普作品5部,译著3部,发表论文160多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0多项。


wentiejun.png

温铁军

中国人民大学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非执行独立董事,兼任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首任执行院长,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首任院长,暨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新疆大学“天山学者”;及多个部委和省市政策咨询专家、多所高校特聘教授、多个地方乡村振兴研究院和工作室负责人。


李明.png

李明

    钱学森院士最后一任秘书。2011年至2012年在英国皇家国防研究院培训同时攻读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国际安全与战略专业获人文学硕士学位。2001年至2009年任钱学森院士秘书。从钱老逝世至今继续从事有关钱老工作。主编了十卷本《钱学森书信》六卷本《钱学森文集》五卷本《钱学森书信补编》《科学道德——钱学森的言与行》等多部有关钱老重要文稿的书籍其中《钱学森书信》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撰写了《钱学森的最后一次系统谈话》《钱学森的科学道德境界》《钱学森的严与实》《钱学森人体科学思想综述》等多篇文章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等报刊杂志发表为弘扬钱老的科学贡献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做出了积极贡献。


罗正学 空医学中心.jpg

罗正学

空军特色医学中心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航空航天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军队卫生勤务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军队航空航天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曾任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主任,空军军医大学科研处处长,唐都医院院长。长期从事航空航天医学教学、科研和临床管理工作,任《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空军航空医学》杂志主编,先后主持或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军队重大项目等军内外研究课题1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 项。发表学术论文 60 余篇。


zhaopeng.png

赵鹏

赵鹏,党委常委、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控制科学与工程、城市交通工程理论与技术、综合交通运输理论与技术、运输组织理论与技术、交通运输组织与智能管控。历任北方交通大学运输系教师,北京交通大学科技处副处长,资产经营公司总经理、党总支书记,校长办公室主任。现任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会长、詹天佑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国地方铁路协会理事、中国地方铁路协会新兴轨道交通分会副会长、北京交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董事长。


闫相斌

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2021年任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2020年入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通讯评议专家等。


戴宝印.png

戴宝印

上海交大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2001年8月起,先后在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国际教育学院、人文学院、杨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挂职)、校工会任职,2021年11月起担任上海交大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总经理。近年来,作为主要参与人先后负责中国高教学会、上海市教委课题,在《物流科技》、《社会科学家》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曾获教育部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入围奖、全国来华留学生管理学会优秀作者、校管理服务二等奖、校思政之星,多次获学校年度考核优秀。参加过上海市高校团干部培训班、教育部辅导员骨干培训班、上海第十三期高校青年理论骨干培训班、上海交通大学党校第八期中青班、上海哲学社会科学骨干研修班。


毛恩荣

    中国农业大学领军教授,博士生导师,“农机装备智能化设计与制造”高水平创新团队负责人。兼任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副理事长,人机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拖拉机分会名誉主任,地面机器系统分会及材料与制造技术分会副主任;吉林大学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农业装备数字化设计技术、农业装备智能化技术以及流体传动与控制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承担国家各类科研课题30多项,代表性项目/课题有:农业装备数字化设计技术研究、农机专业底盘数字化设计与复杂件精益制造和农机装备智能化设计技术研究。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申请专利50余项;编著出版了3本著作和教材。独立培养博士50余名、硕士60余名。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1998年获宝钢教育奖,2014 年获政府特殊津贴,2016年被聘为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


吴昌旭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长聘正教授未来人因研究室主任原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认知系统实验室主任国际华人人机工效协会执行主席美国人因与工效学会(HFES)人类绩效建模技术专业委员会主席。


组织委员会主席


yelong.png

叶龙

北京交通大学二级教授,管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安全专家组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人才,宝钢优秀教师奖。作为“北京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色交通”北京市协同创新基地负责人,“轨道交通行车关键岗位人员职业适应性研究中心”主任,带领团队常年专注并服务于轨道交通(尤其是高速铁路)领域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基于行为特性评价的安全管理、员工职业安全健康等领域的管理。所带领的团队是国内唯一一家为高速铁路动车组司机选拔提供驾驶适应性专业测评的研究团队。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铁路局和中国国家铁路局集团公司重点项目等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北京市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中国铁道学会铁道科技一等奖、环保奖、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技成果一等奖等十余项科技成果奖励。撰写的专家建议得到交通运输部主要领导和北京市主要领导正面批示,科研成果得到国家铁路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多家地铁公司等单位采纳,用于指导实际工作,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中国软科学》《中国行政管理》《清华大学学报(社科版)》《外国经济与研究》《Safety Science》《Accident Analysis & Prevention》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80余篇高质量论文。


学术委员会主席


刘皓挺.png

刘皓挺

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先进技术与装备研究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机-环境系统工程。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评议人;担任IEEE/Elsevier/Springer旗下十余个期刊评议人;担任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机自动测量与控制技术协会理事北京照明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多个国内期刊青年编委/编委等。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项目近30项;发表第一/通讯作者论文100余篇其中EI/SCI收录80余篇;申报发明专利20余项已授权11项;合作出版专著2部等。


大会学术委员会专家

按拼音排序


陈伟炯

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教授船长博士生导师海洋公共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水上交通安全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物流学会常务理事


成方敏.png

成方敏

    西安工业大学工业设计专业教师,西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博士,英国诺森比亚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兵器装备人因工效、用户参与设计等。主持与参与多项兵器装备、航空、航天等工业设计项目,发表sci、ei论文十余篇。


谌玉红.png

谌玉红

军事科学院某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军事科学院某研究院科技委委员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常务理事职业工效学专委会副主任。


dongweihua.png

董卫华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空间认知与可视分析中心主任。主要从事认知神经地理学、地图空间认知与类脑智能导航、遥感影像类脑智能解译等相关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等多项国家级教学科研项目。担任国际期刊Cartography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Journal of Location Based Services编委,国际制图协会位置服务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GIS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地图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常务理事。曾获“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1)”、“测绘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1)”等省部级行业科技奖4项。


高所长.jpg

高玉峰

航天科技集团高级工程师博士。航天科技集团工作17年曾担任三个型号系统设计师历任办公室主任外事处处长科技处处长研究所所长等职务。长期致力于系统工程大数据网络安全等方向的研究有丰富的型号研制经验。先后承担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等15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8篇出版专著8部。


guoshuwen.png

郭书文

正高级工程师,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521研究所人机交互与工效评价研究室主任,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人-机-环境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西安工业大学研究生企业导师、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特种生物医学工程与卫勤装备研究分会委员,西安应急安全人因智能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研究人员,承担多个型号项目、预先研究等科研项目;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了 国防科技进步奖、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陕西省国防科技进步奖等奖项 5 项,获得发明专利 3 项、实用新型专利 4 项,发表论文多篇。


郭小朝

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研究员(原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航空心理工效研究室主任),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心理学会工程心理学专委会委员。


黄百乔.JPG

黄百乔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系统工程研究院,研究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学博士,主要从事系统工程、装备体系工程、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负责军科委创新特区项目、国防科工局基础研究项目等6项。先后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专著3部,获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侯文军.png

侯文军

侯文军教授博士生导师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工业设计学会信息与交互设计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理事。作为主持人承担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以及863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及军工等多项科研项目。


侯永青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载人航天总体部副总设计师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


姜国华.JPG

姜国华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原研究员,原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主任/总工程师、人因工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曾任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师、副总指挥,在人-系统整合研制中有丰富的工程研制经验。


李凯.png

李凯

中科院自动化所副研究员研究领域为决策智能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先导专项子课题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子课题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项目等多项重要科研任务在包括CCF-A类国际顶级期刊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AAAI 2022卓越论文奖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2次国际竞赛冠军。


李岩军.png

李岩军

毕业于美国凯斯西储大学机械与航空工程系。2011年入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人机与环境工程系任副教授。2019年任职于美国UL安全实验室。研究方向包括微重力燃烧降落伞与气动减速技术火灾模拟等。担任多个SCI审稿人负责或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国防重点美国NSFNASA项目发表论文近二十篇申请专利十余项。


李凡.png

李凡

香港理工大学航空及民航工程系(AAE)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2020年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工业设计与人因工程实验室并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女性工程 科学和技术(WiEST)奖;2019年至2021年于佛劳恩霍夫IDM@NTU担任博士后研究员。李博士主要研究人的因素分析以人为中心的自动化设计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对人的认知及精神状态进行监测和分析。目前已发表30余篇国际SCI论文担任多个知名国际SCI期刊审稿人特刊编委大型国际会议理事会成员主持多项基础研究项目。


李林峰.png

李林峰

    中国广核苏州热工研究院人因工程高级工程师,国家核安全局人因工程设计与审评技术组副组长,人员可靠性分析技术组副组长,国家核电厂安全与可靠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因工程研究所所长,苏州热工研究院人因技术组组长。主要从事核电行业人因工程审查,人员可靠性分析,经验反馈,定期安全审查,概率安全分析工作。


鲁爱国.png

鲁爱国

中国船舶第709研究所研究员项目总师人机融合智能创新中心主任中国用户体验联盟理事。



庞丽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主持基础重点项目载人航天航空装备陆航和航空航天重大基础平台等项目30余项取得创新成果成功应用于载人运载器人因环境营造和人因防护。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近五年SCI收录及录用论文近40篇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于近五年Q1区SCI期刊论文20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5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和二等奖1项其中2010年“高空环境模拟舱系统”获得首个航空环模领域的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2018年攀登学者支持计划。


石路.JPG

石路

    上海交通大学副研究员,日本国立千叶大学工学博士,2011年作爲海外引进人才全职回国。现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特殊环境生理医学研究所所长,上海交通大学潜水培训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千叶大学国际合作研究中心兼职副研究员。全军人机工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救捞与水下工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第二批深海载人潜水器潜航学员选拔培训专家组成员,中华医学会航海医学分会常务委员,潜水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亚太潜水与高气压医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上海市医学会高气压医学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交通分会委员,中国潜水打捞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职业健康与医学保障组副组长、市政工程潜水和盾构高气压作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评审专家。主要从事人机工程学、特殊环境生理学和潜水医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回国后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1项。在各种杂志及学术会议上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名义发表论文95篇,主编教材2部。


sunyuanbo.png

孙远波

教授,博士生导师,设计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人因与交互设计方向负责人,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交互设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主持建设了人因与交互设计实验室、车辆造型设计工作室,主持或参与完成北京市特色专业、工信部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申报和实施。2018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中小学设计思维教育导入及实施研究》负责人。


苏珂.png

苏珂

    齐鲁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教授,博士,博士后,硕士生导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创新设计发展战略研究”子课题成员、中国工程知识服务系统课题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人机交互情感设计、人机交互设计认知。出版专著3部,教材2部,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授权专利7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5项。


苏胜.png

苏胜

西安工业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2001年毕业于日本千叶工业大学工业设计专业,2001-2003 就职于日本KAHOU贸易株式会社,产品设计师, 2003年始在西安工业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任职。主要研究方向:从事产品设计、兵器美学与复杂产品研究。兼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理事,西安工业大学兵器美学创新设计研究所所长,多次担任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陕西赛区、陕西省大学生知识产权杯工业设计大赛、丝路星创意大赛等多项专业设计大赛评委。近几年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主持、参与国家级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6项、国防兵工科研项目数十项;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优秀论文奖2项;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明星教师光荣称号。


覃京燕.png

覃京燕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北京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副院长,科技美育中心主任,工业设计系主任。全国高校优秀文化传承基地副主任。首届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工业设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首届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科技部光华龙腾奖全国十大杰出青年设计师,剑桥大学CRUCIBLE国际网络教育会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计算机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交叉学科博士,剑桥大学国家公派访问学者,文化部公共文化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欧人文艺术教育联盟专家委员、中国工业设计学会理事、信息与交互设计专委会执行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人机交互专委会委员,美国ACM高级会员。


王黎静

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会副主席中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2006年至2007年在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做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人机工效领域的研究研究方向包括人因工程人因可靠性分析人机交互设计飞行机组负荷研究与适航验证人体建模与虚拟仿真技术飞行训练分析与评估技术等。


王丽

中国航天员中心研究员曾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座舱结构设计工效学要求与评价子系统主管设计师。主要从事人-机-环境系统工程人机界面工效分析与测评技术研究。先后承担了921型号任务中航天员能力测量载人航天器工效学要求与评价舱外航天服工效学要求与评价空间站任务工效学要求与评价等研究工作;获中国航天基金奖个人奖;制定国军标3项载人航天专项标准2项行业标准3项。授权国防发明专利2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标准创新贡献奖1项;总装军事训练优秀教材奖1项。


王磊.png

王磊

    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二级),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IEEE Senior member,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与人口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专家组成员。长期聚焦人体传感器网络 - 运动、力、电生理等多模人体传感特征研究。近五年发表CSCD-JCR TOP期刊18篇、ESI高被引2篇,部分科研成果已实现产业化应用。


夏宝清

    研究员,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原常务副所长、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人-机-环境重点实验室原主任,中国兵工学会环境保护劳动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类工效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西安市劳动卫生职业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一级安全评价师、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安全专家、521所首席专家、深圳市军民融合委特聘专家。


谢康宁.png

谢康宁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博士,牛津大学访问学者。从事高原环境心理、认知、神经工程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眼动的脑疲劳超前预测方法。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7项国家、省部级课题。立三等功1次。获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三类岗位津贴。近三年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4篇,SCI论文5篇。申报/获得国内国际发明专利11项,软件著作权8项,实用新型1项。指导本科生获2023年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一等奖。指导研究生获全军军事建模比赛二等奖。兼任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医学工程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用气体装备及工程分会委员,陕西省信号处理学会理事。


薛红军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人机与环境工程学科点负责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飞行器设计人机与环境工程可靠性工程虚拟设计与系统仿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是航空学院人机与环境工程学科点的负责人。是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本科专业的负责人是航空学院人机与环境系统工程实验室的负责人。2007年被聘为中国航空学会人体工程航医救生分会第三届安全救生专业委员会委员参与和负责的科研项目涉及飞行器总体设计结构设计与强度分析新型飞机驾驶舱工效设计舒适性设计与评估飞机维修性虚拟仿真技术研究无人机地面控制系统仿真大型软件开发等多个科研项目参与和承担了学校的“211”和“985”工程学科建设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


于瑞峰.png

于瑞峰

清华大学长聘副教授;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秘书长、常务理事;国际人类工效学协会(IEA)理事;亚洲工效学与设计理事会(ACED)理事;科技部创新方法研究会管理技术分会理事。


赵瑾.png

赵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人机与环境工程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主要从事飞行器高温部位热防护电子设备热管理多尺度传热传质计算等研究。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级课题在国际期刊发表航空航天及流动传热领域研究论文30篇合作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获批软件著作权5项。


郑晓慧.png

郑晓慧

军事科学院某研究所副研究员,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人体测量与个人防护装备工效学研究,负责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委科技委创新特区、总装备部军内科研重点项目等国家和军队科研项目10项,作为技术负责人或者骨干参与其他型号装备、科研项目20余项。出版国家军用标准5份,发表学术论文44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2项,已授权8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翟明明.png

翟明明

    空军军医大学军事生物医学工程学系副教授,医学硕士、工学博士。现任全军卫生装备学专业委员会卫生装备计量质控分委会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用气体装备及工程分会委员等。获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三类岗位津贴等。


张鸿燕.png

张鸿燕

海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曾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师中国民航大学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工程科学教研室主任与工程数学课程群负责人。主要从事计算机视觉视觉导航数据分析以及STEM教育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以及海南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项目。在 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 Optics Express,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Imaging and Vision, PLOS ONE, Physica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Applications 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1部。


专家名单持续更新中...



八、论文会议注册及相关费用:


1.每篇论文必须有1名作者进行MMESE会议注册,会议注册费为3900元;

2.以第一作者身份投多篇论文,从第2篇起每篇论文会议注册费为3700元;

3.论文作者会议注册费含论文版面费、会议费、印刷版论文集1本

4.论文应控制在8页之内,若超过8页需增收超页费;

5.论文可用中文或英文提交;MMESE编辑组可提供付费文章翻译服务;

6.未提交论文的学者和未注册会议的论文作者出席会议时,需缴纳会务费1800元;在校学生(凭学生证)会务费优惠为800元;会务费含用餐费和资料费;


九、注意事项:


1.为有效确保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质量,MMESE编委会及德国Springer出版社将对论文的学术价值、创新视角、英文写作质量、与其他文献的重复程度和伦理道德情况等内容进行初审、一次预审和二次复审。论文二次复审若不合格,您的论文将会被撤稿,但会议注册费将不予以退返。

2.MMESE编委会及德国Springer出版社对论文审核和校对可能会安排在暑假期间。如果您的论文在此期间若不能确保进行及时修改及回复,建议不要投送论文。

3.论文评审结果将用E-mail通知给论文第一作者(或论文作者指定的联系人)。

4.在线提交的作者可在MMESE官网内<会员中心>下的<我的表单>中查询论文审核状态。

5.如果你的E-mail地址有所变更,请及时告知我们并及时更新会员信息。

6.下载并填写《论文递交信息确认表》(本文末尾附件下载)(注:表格信息只作为联系备案使用,不出现在论文集中)

7.论文作者请自留论文原稿,若2024年6月30日前仍未收到论文录取通知书,说明您的论文专家评审未通过,你的论文可自行处理。

8.严禁一稿多发行为;论文投递前请先进行查重(与其他文献的重复程度)检查。推荐论文查重(检测)的中文版网站为 http://www.turnitin.com.cn/。



十、联系我们:


logo-白.png

北京科萃人机环境系统工程技术研究院

地址:中国北京圆明园西路1号院

邮箱:P.O.Box 5104-14,邮编:100193

电话:0086-10-62895270

手机:0086-137 1762 9258

Email:mmese@sina.com

www.mmese.org


mmese简约划线方形二维码@凡科快图.gif


MMESE2023 Banner.png

昵称:
内容:
验证码:
提交评论
评论一下